有这样一则小故事,是关于“镜子”的:
徒弟擦一面镜子,边擦边说:“这镜子可真是便宜货,几十元买了这么一大面!”
师父笑着说:“你可别小看了这镜子啊!它可以当你的老师呢。”
“哦?”徒弟也逗趣说,“不知这镜子老师将何以教我啊?”
“不管什么东西 ,只要放到镜子前面,它都映得出吗?”
“当然”师父说。
“那么东西移开后,镜子里还留有余影吗?” 徒弟问。
“那怎么会呢?”师父说。
“这就是智慧啊!”师父说:“这叫‘物来则应 ,过去不留”徒弟,你在生活中能做到‘事来则应 ,事过即忘’吗?”
“不能”徒弟说,“想不到这镜子还有点门道 ,还有吗?”
“多得是”师父说:“比如孔孟先师或帝王将相来照镜,你说镜子会因为高兴而加倍细心吗? ”
“不会”徒弟答。
“如果乞丐、弃儿来照镜,镜子会因厌恶而应付了事吗?”
“不会。”
“这就叫‘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又叫‘与圣人居而不喜,与凡夫居而不忧’,你做得到吗?”师父 问。
“做不到!还有吗?”徒弟兴冲冲地问。
“当甲物体正在照镜子时,镜子会一边照甲又一边惦念乙吗?”
“不会”。
“这叫把握当下,而无所住。你做得到吗?”
“做不到!还有呢?”徒弟穷追。
“镜子映现红色物体时,其本身会不会也变成红色?映现绿色时会不会本身也变成绿色?”
“不会。”
“镜子本身虽不变色,却仍能红来现红,绿来现绿,是不是?”
“是,这叫什么?”徒弟问。
“这叫‘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你做得到吗? ”
“做不到,还有吗?”徒弟还不解渴。
“镜子映人映物、映狗、映水、映火、而本身玻璃的本质却始终不变,这叫做‘体不动而用常显 ;用常显而体不变’你明白吗?”
“明白了”,徒弟感叹地说,“想不到一面小小的镜子,竟蕴含了这么多道理!真是物物皆可为师啊!”
好了,故事分享完了,你有没有低头思索呢?故事里师傅说的话句句都有道理,似带着禅意,又似带着平常生活里的朴实道理,修身重在养心。这个故事的道理说的是什么呢?镜子虽因外物而显现不同的形象,但却不会改变本身玻璃的本质。人 要修身养心保持一颗简单的赤子之心,需要在这虚幻的浮华世界背后着重守住一颗真实的心灵。人,可以如镜子一样适应这世界多变的万事万物,但人也可如镜子一 般保持自己简单纯真的本质。正因为人有七情流露所以有世间百态,但品德的辉耀可以让一个普通人也变的高贵起来。美国作家弗格森(Marilyn Ferguson)说过这样一段话:“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 人开门。”倘若师傅不是由内心改变看这镜子的本质而只浮于表面的话恐怕也难说出这样的话语,而徒弟却因能积极主动的跟随师傅的提示去思考,到后来发现“物 物皆可为师”。
如果我们再联想一下:师傅和徒弟为什么会有这样两种不同的对待镜子的思考或者说看法?其实主要在于“思维定式(Paradigm)”影响着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何谓“思维定式”?这个词来自希腊文,最初只是一个科学名词,而现在则多用来指某种理论,模型,认知,假说或参考框架,从广义来说“思维定式”是我们看世界的感知、理解与诠释 。它是由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经验及选择打造而成,我们透过它来窥探万事万物,但它未必会与现实相符。前面我们也说,师傅和徒弟之所以对镜子有不同的看法在于两个人内在看待镜子的出发点不同。或许我们像徒弟一样可以认为镜子就是镜子,又或许我们会像师傅一样因它联想到更多。而这些着重在于由内而外全面的改变思维定式,从而发现看事物不同格局和显像。
其实这个故事本身就已经值得我们好好琢磨一下,但藉由故事带来的思考更让人需要多加体会!每个人的态度和行为在头脑里都可以找到一幅幅对应的地图, 大致上有这样两类:一类是依据世界本来面目绘制的地图,反映的是现实情况;而另一类则是依据思维定式绘制出来座标,反映着每个人的价值观。归根到底需要思维转换的力量去打破我们“眼中只看见自己想看见的东西”的这种局限,镜子的故事引发的思考可以告一段落,但是真正的要让我们像师傅一样拥有这样不同的思考,那还需要多加磨练和积极主动的独立思考才可以!
“我们必不可停止探索,而一切探索的尽头,就是重回起点,并对起点有首次般的了解。”—艾略特(T.S.Eli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