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职场中很流行一句说法,叫换位思考。
我很同意做许多事件前先进行一下换位思考,唯有换位思考才能产生同理心,才能找到对方的需求,才能更好理解别人并帮助别人,进而让自己的付出能个好的着力点。但是最近我才明白一个道理,大部分人换位思考是失败的,真正愿意并能够换位思考的人在中国是很少的,这是为什么呢?
什么才是换位思考?
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就是换位思考吗?是的,你可以把你的身份从甲方变成乙方,从领导变成员工,从父母变成孩子,从男人变成女人,从热恋变成夫妻,等等等等,但这是掌握了换位思维的形式,没有掌握换位思考的本质,这样的换位思考,有当然比没有好,但还不够,还得努力。
除非,你能用别人的思维去思考,而不是换个位置用你自己的思维去理解别人。
比如说,你劝一位黄金剩男应该成家,假如你是直男思维,而他恰巧是基情难言,你不管怎样换位思考都不会解决问题。
又比如我看到很多人喜欢给别人指指点点出主意,可那些主意也好,点子也好,都是你的思维模式的延伸,而不是别人的思维模式。
当你不能理解别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你就不能真的能理解别人的行为模式,你就更谈不上做到真正的换位思考。
比如说我们在做项目时,经常要分析客户的心理,优秀的客户经理不但能换位思考,还能用总经理,副总经理,中层,基层的角度和心态思考问题。一个缺乏阅历的人 是很难理解这一点的,他也许认为,领导在乎的是钱,其实是他在乎钱,领导不缺这些,人总是不稀罕自己拥有的东西,这也是人性的劣根性之一。
最近很多人谈马云不诚信,但是马云肯定不这样想,他也许会认为,我是在坚持最大的诚信,但是我在一个没有规则的社会,这是我能做到的极限,这当然不能被国外 理解,但是要做大我的企业,对得起客户,员工和股东,我只能如此前行。你我并不了解马云,简单评议都很容易陷入自己的思维误区,但你得相信一点, 他做的事情带来的后果他比你更清楚,但是他依然这样做了。(当无从选择又必须选择的时候,就是考验大智慧的时候)
又比如说我一个女性朋友坚持不婚,很多人劝她早点结婚,她非常反感,不管你站在她的哪个角度来谈都没有用,因为你不是她,你没有经历她的那些情感,你永远就不理解她为什么要坚持。
当然假如两个人思维结构类似,这种换位思维就很容易共鸣,但这并不代表你真的就具有换位思考的能力,除非你的大脑和心智保持开放,能容纳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你就不能是一根弦,你得尝试用别人的思维结构来思考,甚至是你不接受的思维来思考。
同是一朵花摆在面前,会有“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感怀,也会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春 泥更护花”的深刻。同是一轮明月挂在夜空,张若虚会吟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思索,李太白会叹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乡愁。你能苛责寄人篱下的林妹妹的伤怀?你能否认落红护花的事实?你能责怪张若虚是无病呻吟?你能不屑太白的乡情?恐怕都不能吧。或许我们只有学会换位思考,去 体会一朵花的丰富内涵,去感受如此多情的同一轮月,才能真正理解他们此情此景的心灵寄托吧。
这个世界上很多人虽然学习了很多知识,但就思维结构而言,大脑都是单细胞生物,这当然是某种教育体制的巨大成功。
所以不管这些朋友们如何换位思考,对于不一样的单细胞生物而言,换位思考的结论就是用一种线性思维代替另一种,是一种强迫。
比如父母对孩子说:我要是你,我就会如何,如何,这不是帮孩子换位思考,这是换位强迫。
至于那些稍微复杂点的多细胞生物的大脑,对于单细胞生物的换位思考,只能表示沉默,因为不在同一个思考层次的人,本质上是不存在换位思考的。
所以网络上有句话说:你永远也无法打败一个纯傻逼,就是思维不在一个维度的人,没有办法沟通,只能掐架。这个古人更清楚,土话叫鸡同鸭讲,文化人叫对牛弹琴。
现在你应该能领会:为什么你辛辛苦苦设计的笑点你的听众却毫无反应了吧?
附:四个小故事
[小故事一]
一对夫妇做车去游山,半途中下车。听说后来车上其余的乘客没有走多远,就遇到了小山崩塌,结果全部丧命。女人说:咱们真幸运,下车下的及时。男人说:不,是由于咱们的下车,车子停留,耽误了他们的行程。不然,就不会在哪个时刻恰巧经过山崩的地点了……
换位思考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人与人之间少不了谅解,谅解是理解的一个方面,也是一种宽容。我们都有被”冒犯”,”误解”的时候,如果对此耿耿于怀,心中就会有解不开的”疙瘩”;如果我们能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或许能达成谅解。一般说来,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都是可以谅解的。谅解是一种爱护,一种体贴,一种宽容,一种理解!!
[小故事二]
父亲讲,一次他去商店,走在前面的年轻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他进去后才松手。父亲向她道谢,女士说:“我爸爸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他这种时候,也有人为他开门。”听了这话,我心里热热的,联想很多。
我不信冥冥中的上帝,但我坚信自然中的法则。“换位思考”就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法则。
换位思考是基本的道德教谕。古往今来,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马太福音》的“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们,说着大意相同的话。
真理的身上布满伤痕。换位思考是人类经过长期博弈,付出惨重代价后总结出的黄金法则。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左手去伤右手,我们是同一棵树上的叶和果。克鲁泡特金在《互助论》中证明:只有互助性强的生物群才能生存,对人类而言,换位思考是互助的前提。
[小故事三]
过去有一个农民在田间劳动,感到非常辛苦,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感到更是苦不堪言。他每天去田里劳动都要经过一座庙,看到一个和尚经常坐在山门前的一株大树树阴下,悠然地摇着芭蕉扇纳凉,他很羡慕这个和尚的舒服生活。一天他告诉妻子,想到庙里做和尚。他妻子很聪明,没有强烈反对,只说:“出家做和尚是一件大 事,去了就不会回来了,平时我做织布等家务事较多,我明天开始和你一起到田间劳动,一方面向你学些没有做过的农活,另外及早把当前重要农活做完了,可以让 你早些到庙里去。”
从此,两人早上同出,晚上同归,为不耽误时间,中午妻子提早回家做了饭菜送到田头,在庙前的树荫下两人同吃。时间过得很快,田里的主要农活也完成了,择了吉日,妻子帮他把贴身穿的衣服洗洗补补,打个小包,亲自送他到庙里,并说明了来意。庙里的和尚听了非常诧异,说:“我看到你 俩,早同出,晚同归,中午饭菜送到田头来同吃。家事,有商有量;讲话,有说有笑,恩恩爱爱。我看到你们生活过得这样幸福,羡慕得我已经下决心还俗了,你反 而来做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