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科研·恐惧·着急

一、对爱情的几点认识

1、 什么是恋爱,恋爱的心理学本质是什么?

爱的本身是个人的修行,借另一个人调校双方的能量。

爱是自己内心本来就有的一种感觉,只不过是爱恋的对象将这种感觉激发,于是自己将感觉投射到恋爱的对象身上,对爱恋的对象进行精神关注,乃至自我牺牲,陷入情网,甚至以为没有爱恋对象就没有这种感觉,其实感觉就在自己内心,与爱恋对象无关,所以恋爱本质上还是与自己内心的一种亲密关系。

2、为什么要恋爱,恋爱的目的是什么?

促进双方心智的成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成长,体验新的生命过程。

恋爱,本来就是去体味人生,从自己在独特的对方身上所投射的欲望, 看清楚自己的限制、弱点,和人性的真面目,从中学习成长,体验来此生的真意义,也从付出的过程中学习自我放下和感恩。

3、什么时候具备恋爱的条件?何时恋爱?

爱是一种精神上的富有,当你有多余的爱,才能有资格去恋爱,你的爱可以给予别人,促进彼此心智的成熟;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

爱人者先爱己,对自己都不爱的人,其恋爱最多只是一种出于对别人的依赖,渴望被人关注。

4、爱情与物质的关系是什么?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基础,物质决定精神;而爱情的本质是精神,物质可作为爱情的升华。

5、爱情与事业的关系是什么?

爱情与事业,人生的两大追求,其实质为一,均是自我确认的方式。

爱情是通过某一异性的承认来确认自身的价值;事业是通过社会的承认来确认自身的价值。

爱情和事业没有先后之分,完全没有必要在事业的基础上建立爱情!

二、对科研的几点认识

1、 什么是科研?

科学研究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教育部定义)

2、 科研的本质是什么?

探索事物的规律

3、 在科研中,方法重要还是观点重要?

方法是工具,观点才是根本;

观点体现思想,决定了整体的方向,而方法只是实现途径;

4、 工科的思维的误区1:复杂的数学与模型才能体现科研的价值,简单的定量与定性不是科研

科研的目的是探索问题,发现规律,认识事物的本质并进一步解决问题,而不是将问题复杂化;

大道至简,能够有助于实现科研目的的方法越简单越好

5、 工科的思维的误区2:科研的对象只是自然科学的规律

科研的目的是认识事物的规律,而规律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规律,也包括社会科学规律;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终端的研究都体现为哲学,反映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提高。

三、对恐惧的几点认识

【关于恐惧的一些观点】

人类前进的原始动力有两种:爱和恐惧。爱是所有正面情绪的源泉,爱是开放、接受、欢迎、邀请的能量;恐惧是所有负面情绪的来源,恐惧是收缩、关闭、抽离、分裂、逃避的能量。

我们唯一应该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富兰克林•罗斯福

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消除恐惧——克里希那穆提

懒惰的本质是恐惧——M •斯科特•派克

1、什么是恐惧?

《心理学辞典》中把恐惧定义为人遇到危险或想象危险时所产生的情绪。

2、恐惧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由于缺乏应付或摆脱可怕情境的力量或能力,往往易造成恐惧。恐惧心理来自于对危险的认识和无法应付与摆脱的无助。

3、人最为本质的恐惧是什么?

对死亡的恐惧是所有恐惧中最大的恐惧,对其他事物的恐惧源于死亡恐惧,或者说是直接或间接接近死亡的恐惧。一方面恐惧死亡本身,另一方面恐惧死亡不知何时会到来的不确定性。

4、人为什么会对死亡恐惧?

对死亡的恐惧其直接原因在于人们对死后世界的无知;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产生死亡恐惧的重要原因;产生死亡恐惧的根本原因是割裂、对立了生与死。

陶海柱. 刍议死亡恐惧之超越 [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 8(1): 29-31.

5、如何看待死亡?

死亡人类的永恒话题,观点太多,古今中外各种背景的大家都对此有过讨论。列举一些哲学家的观点:(1 )柏拉图:哲学是死亡的练习;(2 )叔本华:死亡是给予哲学灵感的守护神和它的美神, 如果没有死亡的问题,恐怕哲学也就不成其为哲学了; (3 )雅斯贝尔斯:死亡是一种一直渗透到当前现在里来的势力,从事哲学即是学习死亡。推荐一篇周国平的文章:《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

我的基本观点:(1 )世间只有一个绝对真理,那就是所有人最终都会死;(2 )永生或永恒并不值得向往,生命的意义在于只有一次,哲学存在的价值也在于此;(3 )人的存在有很多载体,物理存在只是一个自我的外壳,死亡体现为物理存在的虚无,但精神存在不会消失;(4 )若要使精神存在为社会所认可,即追究社会价值上的永恒存在,中国传统文化下有三条途径: 立德、立功、立言 。

6、恐惧是否有价值?

恐惧的负面作用很多,这里不加讨论。

恐惧的正面作用:(1 )能让人启动一系列自我保护的机制,有利于保护人不受外界伤害;(2 )恐惧存于人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控制恐惧是人内心强大、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与恐惧相处是一生的修炼

7、如何消除恐惧?

恐惧不可消除,但能够适当控制。对恐惧的控制其根本在于心理结构的改变,最直接对抗恐惧的情绪就是愤怒。

四、对着急的几点认识

【关于着急的一些成语】

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急不择途;急杵捣心;急杵捣心;火急火燎;风急浪高….

大多不是不是褒义

1、什么是着急?

《汉语辞典》中把着急定义为急躁,心中不安。

着急是在时间的压力下产生的内心焦虑的心理状态。

2、着急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着急的产生的心理过程:认为自己所在意的事情及其当前的可能产生的结果对自己具有显著的影响,在时间的压力下,产生焦虑,同时迫切的希望加快事情的节奏,以得到好的结果。

着急的直接原因是过于在意事情的结果的时效性,着急的根本原因是得失心重。

3、过于着急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着急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大部分的人都会有着急的心态;过于着急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大部分人也都会有过于着急的时候。当过于着急成为一种常态时,就形成了一类人的性格,这类人有可能具有较好的时间观念,缺乏明确的目标,视野不够开阔,过于计较得失…

4、如何不着急?

着急的反义词不是不着急,应该是从容和淡定。不着急只是介于“着急”与“从容和淡定”的中间状态。做到从容和淡定是一生的修行,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对结果具有较好的预知性,好坏心中有数,好的话不必急,坏的话急了也没用,这就需要丰富的知识与阅历来形成正确的判断和预测结果。

第二、培养较好的全局观,不局限于彼时彼地的结果,这需要开阔的视野与博大的胸怀来理解结果。

第三、淡然得失,这需要一种高度的超脱,置身尘世结果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