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
例如,试验显示,许多人宁愿选择无风险(即100%的机会)地获得$3000,而不会选择有80%的机会赢得$4000的赌博;然而,在同样的这些人当中会有一些人偏爱20%的机会赢得$4000,而不会选择25%的机会赢得$3000。实际上,后一组方案的形成只是将前一组方案的原有概率分别降低75% 而已。
还有一种情况是短视损失厌恶(myopic loss aversion)。在证券投资中,长期收益可能会周期性地被短视损失所打断,短视的投资者把股票市场视同赌场,过分强调潜在的短期损失。这些投资者可能没有意识到,通货膨胀的长期影响可能会远远超过短期内股票的涨跌。由于短视的损失厌恶,人们在其长期的资产配置中,可能过于保守。
二
该理论有个很重要的隐含条件,就是什么是损失,什么是收益,依赖于参照点。如果人们预期获得500的收益,那么只获得400也是算作损失;反之,如果人们预期没有收益,那么获得100都是额外的。在前一种情况下,如果真实的情况里,获得的收益不到500,那么人们会为了获得可能的500而甘愿冒险;而如果可能获得600的收益,反而不愿冒险。在后一种情况下,如果真实的情况里都是获得收益的可能,而不会倒贴,那么,部分人反而会无畏于冒多大的风险。再一种情况,假定人们预期获得的是-1000的收益(即预期就会损失),那么如果真实情况下有可能只损失-500,都是一种额外收益,人们会无畏于冒险。
总之,可以说,如果可以获得期望中的收益,那么人们不愿意冒失去期望收益的风险去得到更多;如果不期望得到收益(或期望得到非常少)时,人们才会为了得到可能的收益而去冒一无所获的风险。
三
经常需要挤公车的人,或多多或少总会抱怨几句。因为,无论你等哪一路公共汽车,它总是姗姗来迟。
这样的埋怨非常普遍。毕竟,虽然公车是按照时间点来的,但是他们不可能达到计算机那样的精确,所以有时候也会提前或时延误几分钟,那是在所难免的。
其实,这就是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损失厌恶”。说的是人们因为得到一百元所带来的喜悦,在程度上赶不上人们因为损失一百元所带来的痛苦。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好运总是记忆不深,但是对于霉运总是记忆深刻。那些不好的情绪和思绪日积月累的积累起来,就表现出“损失厌恶”的心理。由于“损失厌恶”的心理,少等了几分钟的“好运”带来的快乐,抵不上下次多花了几分钟的“霉运”带来的不快。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也存在着很多“损失厌恶”的心态。
在双方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彼此的情况下,我们常常会高估自己给对方带来的“好处”,低估对方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很多情况下,受这样的不平衡心理的影响,导致了很多的争吵与矛盾,甚至更严重的导致友情(或者是合作等等)无法继续,最终不欢而散。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和李政道就是典型的例子。因署名顺序问题作为导火线,导致最后的决裂,却忽视了两人期间那么多年的合作之情。
我们总是倾向于自己。自己付出去的努力或者代价,总是记得非常清楚;对方付出的努力和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总显得微不足道。由于“损失厌恶”的心理,即使是客观上相等的状态,也总会觉得是自己“亏”了,或者觉得是对方的“利”多于自己。
由于“损失厌恶”心理,我们总是会对对方做的不好的地方记得特别清楚,而忽视对方的好。换言之,对方做得好的十件事加起来,或许都还无法弥补一件糟糕的事给自己带来的负面情绪。
或许在亲情中,“损失厌恶”的心态更为频繁。父母日复一日的为我们操心、劳累,供我们学习与生活。可能就是因为,他或她昨天不小心弄坏了你很喜欢的一件东西(比如说衣服),便对他大吼大叫,吵闹完后话也不和他说,之后他问你话你也不理,只是一个劲的在心里抱怨他的不小心。但是我们忽略了,当他们给我们买那件衣服时候的喜悦心情,那时的我们是多么的开心与幸福。
所以,应该尽量避免“损失厌恶”心理作怪,客观和公平地对待生活中的人和事,更要学会感恩,记好不记坏。那样记忆里就不是日复一日的抱怨与争吵,而都是开心与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