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四大名著,大家都知道,也可以借此分析大家的人格。
提起《三国演义》,大家最先想到谁?“诸葛亮”、“关羽”……
三国中最先灭亡的就是他们这个群体。诸葛亮英年早逝,曹魏打到蜀国首都,记不记得守城的是谁?是诸葛亮的儿子和孙子。
刘备在世有五虎上将,而到诸葛亮死,蜀国无一员大将,为什么没有?诸葛亮曾说“无人可信哪”他没看上一个人。诸葛亮有一个人事文件:《七观》,其中一条:醉之以酒,而观其性。灌醉了,扔到烟花柳巷……出来的能有几个?
一个也出不来——诸葛亮的意思:要当大将,要为我所用,就不能有七情六欲,而曹操手下有千员大将,他的人事文件《求贤令》中讲:“士有偏短,庸可废乎?唯才是举”。——肯来我手下的,只看他有一条可用之处就可以。曹操不藐视人性。最后,曹操千员大将打到成都,诸葛亮的儿孙只一战,便被挑于马下,大家欣赏的就是这种人。
明清以后,都是这样,欣赏失败者。在他们这个集团里,关羽最早被杀害,三国整个集团中,蜀国最早被灭亡。话说回来,诸葛亮也有他的好处——聪明!
诸葛亮最聪明,玩儿得也最花,也最早完蛋——《三国演义》里,谁最终成事了?
司马家族!所有人几乎都忘记欣赏成功者了。不过,你仍然可以坚持:我就是喜欢诸葛亮,就是喜欢他火烧赤壁,骂死王朗,舌战群儒……
为什么大家都忘了司马懿呢?包括《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也很少写到。其实,这就是一种人格,是成功人士、成大器的男人应该具备的品质——低调。
成功男人最重要的素质,就是低调、不张扬。你看谁平时玩的最花哨,就是诸葛亮;谁平时不张扬,却戴劳力士,开奥迪,就是司马懿。
很多人喜欢明清时的东西,男人都欣赏《三国演义》,女人都欣赏《红楼梦》,红楼梦里有十二钗,这十二个姑娘最后怎样?死的死,伤的伤,远嫁的远嫁,当尼姑的当尼姑,被抱走的被抱走……
大家就看这样的书啊?
讲人际关系时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大家整体看《红楼梦》,就入了黛玉之肆,久而——我已黛玉矣。
四大名著的作者: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现实中无一例外是落魄文人。你跟他学,跟他的思维,只能是落魄、无奈、敌视成功。罗贯中认为:曹操就是又黑又奸,像我这样落魄的才是好人!我们应该彻底铲除这些消极的东西。中国真正的“四大名著”是创造了汉唐宋元文明的《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大家应该多看比尔盖茨、松下、戴尔、伊丽莎白女王的东西,多关注成功,只要是成功、健康、幸福的就看。
中国人过于将就实用,过分强调了从经验中得出结论,而不像欧洲的科学家那样强调理性思考,以纯粹求知为科学目的,并使自己思考的结果逻辑化、公理化。我们大多数人往往喜欢学具体的、马上就能用的上的东西。急功近利、浮躁、很难守一,没有讲坚持三年五年把优势发展起来的,太急躁。不愿潜伏积累、不愿学习理论,凡是品质、逻辑、思维都不愿学,认为没用,我们的民族普遍都是这样的理论。中国人讲究实际,轻视灰色的理论教条。——想一想,大家现在都听谁的歌?
王菲、周杰伦、任贤齐……
大家听的都是歌,有词。那么你的意境完全被限制住了。维也纳音乐界会不会找几个歌星去唱?——他们听的是音乐,音乐给人充分自由的想象和无限的创造力,听着音乐你能想到自然、想到童年、想到初恋……,但是,歌,就把所有的东西限制死了。
孔子讲:兴与诗,立于礼,成与乐。凡事,没有规矩,兴不起来;没有内涵,立不起来;没有内在本质,成就不了——最后要找到本质、内在。一个人没有这些本质的东西,什么都做不到位。有空读读《马可波罗》,他记载当时的中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邻里和睦、锦衣玉食、遍地黄金……’当时对中国就崇拜到这个地步。
——多点抽象的、本质的东西,将来好驾驭你的儿子、你的老公、你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