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倩:我所期待的研究生教育

因本人视域所限,我在此所讨论的问题,并不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如研读经典的问题,就主要是文科学生必做的功课,工科或其他专业的则未必需要如此。尽管如此,我相信这里的讨论,仍会涉及一些一般性的问题,因此并非全然是自言自语。此篇小文,主要从学术、导师、课程设计、学生、管理这五个方面略陈管见,首先自然是如何看待学术的问题。

学 术

韩水法在《大学与学术》一书中指出,面对今日中国大学的种种弊端,我们首先需要“回到大学本身”。而“回到大学本身”则首先要确立学术作为大学第一核心原则的地位。大学不能全然由行政所主导,整个大学的行政,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为学术服务。同样,大学教师及学生,都应将学术视为大学的第一要务,而非职业培训机构。蔡元培曾说,大学乃研究高深学术之机关,申明了学术作为大学之第一要义的宗旨。然而,在今天的大学校园中,不要说本科生,即使到了研究生这一层次,在不少人的眼中,学术仍然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这当然不能全赖老师或学生,主要还是整个社会环境使然。大学生毕业后,工作不好找,即使对学术没太大的兴趣,但迫于现实的无奈,还是走上了读研之路。老师当然也知道这一情况。有了这样的“前提”,学生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本不为学术而来,你以做学术的标准来要求我,不免显得不近人情。现在做老师的,一般都很通情达理,自然也不会去难为学生。这样的风气一旦形成,谁要是执着于学术,不免被视为异类。教师如此,学生亦如此。

大环境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大的改善,但这并不是说不能改变小环境。部分缩减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大复试比重等,算是必要的措施;更重要的是,大学内部要通过各种手段,树立学术第一的信念和原则,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只有这样的研究生教育,才是健全的教育。如果没有了学术,研究生教育就等于没有灵魂,毫无存在的价值和必要。

导 师

有一种说法是,一流的学者,只能培养出二流的徒弟;而本身是二流的学者,反而有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徒弟。如果将此看做是一条科学规律,肯定是没道理的,因为很容易被证伪。但这一说法本身,却有一定的道理。原因在于,做一流学者的徒弟,不自觉地有一种崇拜老师的心态,因此一辈子就活在老师的阴影里。而如果自己的老师是个二流学者,学习就有可能自由和主动得多,由此反而有可能做出一流的学问。从这一说法中,我们可以引申出一个话题,即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管还是不管?如果要管,管到什么程度才好?

我不太清楚全国的高校是否都是如此。但就我所了解的几所高校而言,现在的导师普遍不管学生,一学期见一两次面,算是正常状态。上研究生之前,我曾听到过这样的笑话,说有学生去找自己的导师,导师根本不认识他,反而问他是谁带的学生。我当时还不怎么相信。上研究生之后,我才发现,这并非个别现象,尤其是一些带了很多学生,又有行政职务的导师,不认识学生,是常见的情况。与此同时,也另有少数导师,管学生管到了事无巨细的程度。学生必须要读导师的书,在写论文时也要引用自己导师的论文或专著;平时每天都要做读书笔记,以供导师检查,而所读书籍,无不是导师所开的书单;甚至在写毕业论文时,学生也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全凭导师安排,学生因此而苦不堪言。在我看来,这样的导师是管得太宽,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导师当然可以给学生开书单,但我认为,每学期不要超过五本(指经典),但在阅读之后,要有充分的讨论和交流;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其根据自身兴趣,进行自由阅读。

最后特别要说明的是,部分导师因为利益或其他方面的原因,总是喜欢在学生面前说其他导师的坏话,人为制造“门户之见”,这是极不明智的,很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课 程

课程设计应该遵循少而精的原则。严格说来,文科研究生的学习,应该是由课堂学习外加大量的自由阅读这两部分构成。但据我有限的了解,现在不少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课程设计极不合理。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课堂学习的“中学化”趋势。教师在课堂上唱主角戏,贩卖现成的知识;一大帮研究生坐在下面,老老实实地听课做笔记,如一群中学生样。这当然有现实的原因,主要是部分专业招收的学生太多,不得不做如此安排。但这并不是说没有调整的余地,比如实行分组教学,主要的原因在于,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已经适应了这种“大教室”、“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再说,这种教学方式,不用操太多的心,省时又省力,因此至少从节省体力的原则出发,很多老师都愿意这样干。

每学期课程不要太多,最好不要超过三门。要留有足够多的时间,让研究生自己去阅读、做讨论准备;如果开课太密集,学生没有自由阅读的时间,最后只是拾人牙慧,捡到一些老师们的话语残片,效果并不理想。我有所了解的几所高校,一般都只开两学期或三学期的课。我的意见是,减少每学期的开课量,但可以适当增加开课的学期数。另外要说一下的是,应该砍掉那些可有可无的公共课,那纯粹是浪费生命。

学 生

或许是整个社会风气使然,我所接触到的研究生同学,真正热爱读书、喜欢学术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一个保守的估计,我敢肯定地说,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研究生,都是抱着混文凭的心态来的。这当然不能全然怪罪于学生,除掉整个社会大环境不利于大学生就业这一重要因素之外,以应试为主导模式的教育培养体系,早已倒掉了多数学生读书的胃口。我们知道,要想从事学术研究,创造性地进行知识生产,必然与学者的兴趣、个性和激情相连,因为很少有人会乐此不疲地在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领域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至少在研究生阶段,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应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然而,来自现实方面的刺激,却在不断地削减着学术的尊严。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看,论文的发表对作者而言,除了表明他对整个知识系统有所贡献之外,还表明了学术体制对其研究成果的认可:对一个认真的研究者而言,这是一种巨大的精神鼓励。并且选稿标准越严格、公正,则越能给研究者带来尊严和信心。但现在的“学术”市场上,只要你肯花钱,随便发论文;虽有媒体不断报道,现状毫无改变。无论论文质量如何,只要你发表了,就会得到制度性的奖励,大学教师是如此,研究生同样。在这样一种鼓励学术腐败的体制中,学术已基本没什么尊严了。有个别尚在坚持的老师说,每年看那些科研牛人(半数以上担任处级以上行政职务)们的“辉煌”“成绩”,让纯粹做学术的人,只有心寒。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研究生们,求知的热情自然很容易被挫伤,因此有不少人转而去追逐大大小小的利益,似乎亦在“情理之中”。

现状如此,自然让人觉得不满意。而我所期待的研究生,用一句话说,应该是这样的:“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哈佛校训)。

管 理

研究生管理应遵循“最小”管理原则。必须要明确的是,管理是为学术服务的,因此除去必要的教学程序之外,管理人员不应随意搞那些莫名其妙的活动,并规定研究生必须参加。要知道,在任何意义上浪费时间,都无异于扼杀生命,更何况管理人员并无那样的权力。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总有部分管理者喜欢搞一些莫名其妙的活动,并以各种利益为交换条件,不断地折腾学生,实不应该。

在执行必要的教学程序之外,教育管理部门有责任排除来自政治、商业等方面的干扰,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全力维护教师及学生的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等基本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