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五mao党”的私密日记

“招募水军!”群里有一个叫“小刀”的团长发出了消息。

“应征!”我赶紧凑上去。
于是,我成了一名“水军”—帮别人顶帖子、进行网络炒作的人;换而言之,就是“五mao党”。

那是两个月前的一个傍晚,我决定加入他们。第一步是在QQ上搜索“水军”,首先冒出来的是大量和“水军”关联的QQ群,其中,一个叫“合作”的群很适合我—它的简介是:疯狂赚钱。

这个群大约有400人,职称五花八门。“团长”、“公关”、“推手”,也有像我这样的普通“水军”。我明白,自己已经错过了申请加入水军的最佳时机。2010年,央视先后三次报道这个特殊群体后,中国的水军队伍也迅速壮大,从最初的不到十万猛增至几十万。我记得央视节目播出那天,一个专门给水军派发任务的网站瘫痪了。

申请后,团长“小刀”给我留言:“你来试试吧。”

“小刀”发给我的第一个任务,听起来简单易行:为某电子产品上市顶帖。

帖子分布在四十多个网站。顶帖要求:每个链接盖楼300层,所用回帖ID不能重复;回帖不能短于10个字;完成任务后,把自己的每个回帖和ID都贴在Excel列表中,发回给团长。重要的也来了:“每帖两毛,工资日结,支付宝付账。”

我十分紧张,问了“小刀”千百个问题。他对我态度冷淡,发给我一个水军自我培训的网站,就再也没有理会。我的第一个任务在6个小时后完成:3个小时注册各种邮箱,两小时在大网站注册用户名,一小时用于回帖,共回帖51个。我洋洋得意,至少10块钱到手了。

但后来,只能用灾难来形容:40个帖子无效!(因为回帖发于同一IP地址,账户被版主禁用,帖子被删。)那天最后得到的报酬是2.2元。而支出呢?电费加网费6元、牛肉面套餐23元(忙于回帖,没时间做饭)、盲人按摩60元(长时间发帖带来的后背疼痛,我想有必要为自己来点福利)—89元!

“公正英明”的团长“小刀”统计当天工作量后,建议我尽快学会IP转换软件,不要拖团队后腿。那个“水军自我培训网站”则建议,每个水军至少需要30个不同账号,还要根据个人兴趣在某些网站培养资深账号。据说,资深账号发帖更具说服力,尤其是在技术类网站。

执行第二个任务时,我已经有一百多个邮箱地址,并迅速学会了转换IP。这次任务的内容是为某奶粉品牌上市造势,要求只能说奶粉好话。我当日顶帖90个,零删帖,劳动所得18元。但发工资时,只有15元钱到账,另外3元由于“服务态度”问题被扣除。

“251楼是你顶的帖子吗?”小刀问。

我赶紧查看一下统计表格,确实是我的最后一条顶帖。写那条时,我差不多词汇用尽、想象力枯竭、“弹尽粮绝”,于是写道:“我表姐的小孩就喝这个牌子的奶粉,绝对没有三聚氰胺,他现在肾功能好着呢,每天尿得和水龙头一样,哗哗的!”

“你看看之后的顶帖!”小刀很愤怒。我点开帖子,惊喜地发现后来的网友在我的留言下面保持着整齐的队形写道:

“我就是楼上的表姐,确实尿得哗哗的!”

“我就是楼上表姐的小孩,哗哗的!”

“我就是水龙头,哗哗的!”

“我是三聚氰胺,我确实不在!”

—天啊,他们也是水军吗?顶帖不要钱都这么起劲!

小刀严肃定义了“好话”的范畴,并要求我学会站在客户的角度换位思考,严格执行客户要求。

到第三个任务时,我开始痛恨自己的这份新工作了。为了用最少的成本赢得最大的利润,我决定在新任务中尝试使用发帖机器人。只要通过机器人软件输入用户名和网址,它就能自动回帖。太神奇了!—我甚至为这点小聪明高兴了半天。

但机器人刚刚回帖10条,小刀就找上门来,保持着惯有的“官大一级压死人”式的威严:“你是不是用机器人了?回帖30楼后又出现一样的回帖用户名和内容!别用机器人,有Bug(漏洞)!要是机器人那么完善,我还要你们干吗?”

辛辛苦苦30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我只能又手动发帖了。这根本就是网络农民工,必须有蝼蚁一般的精神才能坚持下去。每天重复体力劳动,对着电脑把一个帖子的内容拷贝、剪切、拷贝、剪切,还得忍受着精神世界的无聊和垃圾信息的掩埋。关键是拿的钱很少,在状态最好的一天,我顶帖130个,收入26元。按照小刀的说法:“这是大部分水军的正常收入。”

在成为水军的第9天,我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高潮。那个需要被顶起来的帖子是:“女朋友在我出差的时候搞‘3P’……大家帮忙吧,我该怎么办?”

小刀要求我们每点击帖子10次,顶一次。据说这是为了抹杀水军操作痕迹。一个帖子的点击量和回帖量比率,是判断是否有水军参与的重要指标。因为,正常情况下,网友点击100次,能有5次回帖的网帖已是“神帖”。

在这个帖子里,楼主说:“怎么办,我快要死了!我和女朋友交往一年,要是不出意外,我打算明年结婚。今年回家,我妈还送了一个金戒指。上周我出差提前回家,拿着她爱吃的特产。推开门,我被震住了:我女朋友光着身子和一男一女在床上!我当时抡起一个脸盆就打,那个男的也过来和我打,说是我女朋友要求他们夫妻来的。我女朋友拖着我,那对狗男女就跑了……我问她,她什么也不说,气得我打了她一巴掌,让她滚。她就自己跑出去了,我现在也不知道她去了哪,身上也没带钱。我有点担心她,她平时挺傻的……”

帖子我连续看了两遍,情节狗血、语言平庸,有明显标点错误和错别字,和网友真实的发帖行文无异。写帖的人真是个熟手!不过,这帖子中没有出现任何品牌或者人名,我们在炒作什么?妈妈送的金戒指?脸盆?土特产?

炒作什么?炒作什么?!我脑子高速运转,同时高速转换账号、顶帖。无论炒作的是什么,这种戴绿帽子的方式都很别具一格。
帖子眼看翻页,楼主还在诉苦,还是没有品牌名和人名。有两个网友甚至开始针对如果此事在美国发生,楼主会不会一同上去“爽”而发生激烈争论。这时候,楼主突然发言:“查到了!她是在xx网站上认识这对狗男女的。大家谁有账号?帮我查查这叫xx的男人!”

那一刻,我忘记自己是水军,兴奋地点开楼主给出的链接,是一个普通的交友网站。看起来人气不高,必须注册才能进入。“砰”—我茅塞顿开!上当了!楼主炒作的就是这个网站。回到帖子,果然,之后的回帖里网站反复被提及,甚至还有人爆料自己如何在上面艳遇。我顿时有种被愚弄的感觉,因为我就是自我戏弄的执行者。但小刀却不以为意:“这有什么大不了!这样的帖子不过是低端炒作!”

什么是高端?我决定拜访网络公关行业的鼻祖—陈墨。“就像阿姆斯特朗首次登月,我会被记入历史。”他对媒体这么说。

2005年,陈墨还只是地产公司的普通员工,混迹于各大论坛。当时天涯论坛的“天涯真我”板块刚刚成立,人气稀疏,陈墨是版主。一次偶然,他在“水木BBS”发现了逻辑和审美都很独特的芙蓉姐姐,决定把她引进天涯。他携带团队找到“芙蓉”,亲自操刀为她拍照,雇佣写手替她撰文。一年后,芙蓉姐姐登上美国《洛杉矶时报》,陈墨也从地产公司辞职,自己创业。

2007年,陈墨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网络公关公司—陈墨网络营销机构。3年时间,营销机构从最初的两个员工,注册资金3万,发展到年营业额过亿的行业龙头。

“那时候,没人知道什么是网络公关,什么是网民心态,炒作全凭灵感。”陈墨坐在北京东四环远洋国际的办公室里。这间办公室有100多人,他们被各种格子间隔开,分成不同部门。“网络炒作单打独斗的时代应该结束,现在要靠一个体系的智慧。我们这里有专门的客户部;策划推广方案的是创意部;写帖子的是文案;执行方案发帖的是媒介部。我们还有专业的传播效果监测人员。”陈墨介绍着每个格子的职能。这样的分公司他目前在全国有3家,员工三百多人,他们像彼此咬合的齿轮,环环相扣。

手工作坊变成流程式工厂后,陈墨从具体业务中解放出来。他用大部分时间看各种统计报告,做系统和策略思考。几天前,他在厦门会馆做了讲座,题目是“网络公关的数学解构”。他穿着松垮垮的西装,眼睛眯成一条缝,在身边的投影屏上写着两行大字:如何打造点击率1000万的帖子、如何打造到达率1亿的网络传播。

“帖子的点击量能不能准确预算?”他站在台上,所有人仰视他。讲座入场费200元,来的一百多人都是相关从业者,晚到的没有座位,只能靠墙站着做笔记。PPT上出现复杂的数学公式,这是陈墨自己的发明,用于计算帖子的点击量。坐在我旁边的男人感叹:“看看人家是怎样说服客户的!”

据统计,2010年网络公关行业总收益8.8亿元,2011年将超过10亿元。目前,全国注册备案的网络公关公司有上千家(还不算大量散落民间的个人网络推手),从业人员几万人(还不算利益链最底端的网络水军)。但像陈墨这样的巨型企业只有一两家,承接一些小额订单和大公司外包的发帖、删帖任务。

讲座之后,听众们自由交流,我和周围几个人交换名片,换来的名片凑在一起就能开家不大不小的网络公关公司:有人写帖、有人删帖,有人能提高搜索引擎排名,还有人身兼多职。但从我的水军身份来看,在座的都是领导,我和“小刀”则属于基数最大的产业链底端,靠劳动赚钱,无足轻重的执行傀儡。这倒让我感觉和“小刀”亲近了些。

在大家交流的时候,我背后的两个人讨论起了去年10月的蒙牛“诽谤门”事件。当时,伊利向媒体公布了警方查获蒙牛雇佣博思智奇公关公司攻击伊利的文案。博思智奇的总经理赵宁在事件中被捕,他曾经是陈墨的员工。“他太急功近利了。”陈墨说,“我反对没有根据的诽谤,这有违诚信。但若是有根据,我认为完全可以曝光,这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网络公关有什么行业规范吗?”我问。

“行业太新,立法跟不上,道德是个人标准的评判。成熟的企业完成资本积累,又希望行业向上,自然会自我约束。但很多还在生存线上挣扎的公司,选择冒险也是可以理解的。”

采访结束,陈墨一直送我到电梯口。“我最后说一句……”他帮我按电梯,“网络不过是现实世界的延展,有钱和有权的才掌握话语权。”电梯门关上的一刻,陈墨转身离开,光秃秃的后脑勺闪闪发亮。

再回到QQ群里,我突然感觉高人一等。小刀连续发给我的几个任务,都被我搁置一边。我开始在QQ群里专挑名字后缀带“推手”和“公关”的人聊天,他们不属于体力劳动范畴。

“陈墨就是个骗子!”一个叫“草根”的推手得知我刚刚采访完陈墨后对我说,“但凡有些名气的炒作,他都说是自己做的。”

“那究竟是他做的吗?”

“不知道啊!因为和客户签有保密协议,我们只看见红帖满天飞,每个人都说是自己的功劳,但是没人能把合同拍出来说是自己做的。”

到了2011年,国新办发言人表示中央领导人很关注网络水军问题,目前正在研究管理措施。那时我已经有一段时间没上QQ,赶忙登录QQ群看看大家的反应。

“你这个骗子!”登录后,小刀跳出来留言。

“我怎么了?”

“你到底是谁?”

“我是xx(我的网名)。”

“你是记者!”

“(我完全慌了)记者就不能当水军了吗?”

QQ显示:我已经被群主踢出“合作”群。小刀的头像在我的好友栏里再也没有亮起,他把我拖入“黑名单”了。我点开他的简介,没有任何资料,自我介绍只有一句话:承接任务。我们在一起工作3周,我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姓什么、多大年龄、长什么样子。他在我脑里是个模糊的影子,反复重复着:“一定要服从客户需求!”

但他第一次问我,我是谁,我们就彻底决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