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分20秒:从量子到心理学

1

微信的产品使命为「连接一切」,我们公司也有一句话「连接人类更美好的未来」。是的,不谋而合,连接非常重要。

科技预言家凯文·凯利1994年写了一本神书《失控》,是我印象中最早提及『连接』的价值。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说很早的时候诺基亚推出了一款便宜的功能手机,推向印度的农民朋友市场,通过手机将通讯闭塞的偏远地区与商业发达的城市连接了起来,从而使农民致富,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我想通过另外一个角度或思路,来说明为什么连接,如此重要。

春节假期在四川老家的时候,趁着好不容易遇上一天有阳光的好天气,和几个亲戚朋友搬了桌子板凳在院子里玩斗地主。斗地主这个游戏确实打发时间,一是不怎么需要思考,二是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别人出牌。

我在等别人出牌的空档时间,想起了『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是说事物之间会互相影响,刚开始一个非常小的变化,会被一直放大以致于长期以后带动整个系统出现巨大的连锁反应。一个实例化的阐述就是,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虽然这个理论听起来挺吓人的,好像我们平时做的小动作,搞不好就会有严重的后果。其实蝴蝶效应能起作用的条件非常苛刻,其中有个必要条件就是连锁反应的事物之间必须要有时空上的连接。

比如说我们在洗牌的时候,你多洗一次,或是发牌的时候从一个错误的位置开始发,就会完全改变整个游戏局面。但是,蝴蝶效应再怎么厉害,我出牌的时候无论怎么决定,肯定也都无法影响到两千多公里外北京人民代表大会的决策。就像光是搭载信息速度最快的载体,从我家射出的一束光,无论如何都到达不了天安门,因为空间尺度跨度太大了。

但是,多亏了我们聪明又勤劳的人类,造出了许多限制和增强光行走路径的设备,以致于可以确保从我家发出的信息搭建在光子上,能无误地走到天安门,而很少有衰减。于是,我在手机上发出一条朋友圈,可以很快地被北京的朋友看到。

两个事物,要产生连接,必须在空间上,或是时间上有关联。目前我们通过先进的科技,大大地增强了在空间方面产生连接的可能性。但是时间方面,我们却无能为力,穿越到过去或是目睹未来,还仅仅是出现《降临》或《星际穿越》这种科幻电影中。

时间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科学家们现在都还没有概念,甚至说还很迷惑。他们被很多新出现的诡异科学现象搞糊涂了,像是被上帝故意捉弄的小丑。

没错,我指的就是量子学。量子学中有些著名的幽灵现象,比如不确定性原理,和量子纠缠。

不确定性原理说的是一些微光粒子,如电子,他们的运动轨迹是不可预知和测量的。就是说,如果你不去观测它,不去看它,理论上它到处都在。但是你一旦去观测它了,它的位置就固定,只会出现在某一个位置。说起来,就好像电子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或是有一双上帝之眼,知道你到底有没有在看它。

我们的身体由庞大数量的细胞构成,细胞又是由分子构成,分子下面再是原子,原子里面除了原子核外很大片的空间,才有一些电子在上面跑。电子这么微小的东西,居然像长了眼睛似的,能够知道我们有没有在观察它,简直不可思议!

这不算什么,量子纠缠更加疯狂。量子纠缠说的是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粒子,会不受空间的限制而互相影响。不受空间限制,这是重点,敲黑板。

比如说两个纠缠粒子,一个顺时针旋转,另一个逆时针旋转,你把其中一个放在地球上面,另一个放到月球上面。如果你想办法把地球上这个变成逆时针旋转,那么在瞬间月球上的另一个必然马上变成顺时针旋转,反之亦然。

那么,诡异的地方来了,月球上那位粒子朋友,它是怎么在瞬间知道我们要把地球上的这个粒子变成什么样呢?要知道,就算用光速把信息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去,也要花1.28秒的时间才能送到,量子居然比光还快?

目前还没有出现一个科学理论,能够完美地解释上面这两种不合常理的现象。我倒是有个非常没有科学依据的想法,能够合理地解释一下。我刚说了,事物之间要互相影响,必须要有空间或时间上面的连接,量子纠缠不存在空间上的限制,那么必然是在时间上面有连接。

时间是个抽象的东西,我们所知道的,只有它只能往前走不能后退,其它的一无所知。但是我们可以设想,可以发挥想象力。

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同一时间点你只能出现在一个位置,你可不能像电子一样。

现在假设你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将家对面公园所有能走的路全部挨个走了个遍,然后,你把这一下午的时间挤到一个点去观察你自己,会不会发现,在这个时间点上面,所有路上都有你自己的身影,你是不是像电子一样无处不在?如果你只挑时间轴上一个点去观察,你肯定只能出现在一个位置,如果抛去时间概念去观察,你就会无处不在。

爱因斯坦说,任何有质量的物体,运动速度都不可能达到光速。一个东西如果他的速度达到了光速,那么对于它来说,就没有时间的概念了。

电子的运动速度非常快,接近光速,而且电子也几乎没啥质量。所以我的猜想就是,运动中的电子,时间对它来说是处于,我们现实世界的时间线,与超越光速的没有时间概念,之间。在电子的世界里,时间轴不是线性连续的,是叠加的。

那么正常状态下,电子理论上无处不在,就像叠加时间后我们在公园里面无处不在一样。可是一但我们去观察它了,我们现实世界的时间与电子的时间状态,产生了连接,导致电子只呈现出它在我们这个时间线里面的当时的状态,其它时间线的状态我们就无法看到啦,就这么简单。

就好比你正处于时间叠加,身影在公园中无处不在的状态,这时一个美女在公园跑步,闯入了你的这个时间状态中,她的时间线与你的产生了连接。如果在这个时间交叉点处,恰好她和你的空间位置又是重合的,那么,就是发生了我们所谓的『偶遇』。

尘世间所有的偶遇,都是久别的重逢,还真是这样。

2

最近这段时间是求职面试的黄金时间段,上个月我也进行了几十次的面试工作,期间也有遇到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说有一个面试者,前面我们聊得挺好的,彼此都觉得蛮合适。后面我就问她待遇期望是怎么样的。然后她说期望多少,并说了比在上家公司的待遇还要低,补充说因为挺看好我们公司,所以愿意在比上家公司待遇稍底的情况下过来工作。

可能我遇到聪明人,当时心想,无论她说的是不是实话。因为我深谙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瞄定』。

关于瞄定效应,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在美国的德鲁比克兄弟二人开了一家服装店,并号称自己耳朵有点背,经常听错话。有一次忽悠到一个客户来买衣服,顾客问多少钱。“耳聋”的大德鲁比克先生把手放在耳朵上问道:“你说什么?”。顾客又高声问一遍:“这衣服多少钱?”,“噢,你问多少钱呀,等我问一下老板。十分抱歉,我的耳朵不好。”他转过身去向那边的弟弟大声喊道:“喂,这套衣服卖多少钱?”

小德鲁比克站起身来,看了顾客一眼,又看了看服装,然后说:“那套嘛,72美元。”“多少?”“72美元。”老板高喊道。

他回过身来,微笑着向顾客说:“先生,42美元一套。”

顾客一听,随即赶紧掏钱买下了这套便宜的衣服,溜之大吉。

类似于兄弟俩的做法,有的商家在裤子兜里塞100块钱,等顾客去试衣服的时候意外发现,然后把价格故意叫高200块,往往顾客都不会讨价还价。当然,塞的那100块钱很有可能是假钱。

瞄定效应在经济活动中应用得很广,比如说苹果iPhone手机取消掉32G的版本,直接从16G跨度到64G。再比如说想要提高一件偏贵的普通皮衣的销量,一个可行的做法是在它旁边挂另一件贵得离谱的衣服,等用户看到这个价格后就不那么觉得皮衣贵了。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就是在相亲的时候,女方应不应该带自己的女伴同去。如果说你的朋友比你漂亮,那就最好不要带她去,或者你朋友没有你漂亮,那么带朋友去可能会更加衬托自己,这两种情况都比较好做决策。但是另外两种情形呢,如果你们都很漂亮,或都不漂亮时,应不应该带同伴去?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去找答案好了。

3

我的一个室友小佩在蛇口那边开了一家咖啡馆,利用平时业余及周末时间打理,跟他聊天时他淡淡地透露,以前的业余爱好不知不觉快成为了自己的主事业,满脸洋溢着希望与快乐。

上次去他店里拜访,晚上一起回家在路上聊天时,他提到去年曾经有被骗子骗了一笔钱走,那时也正赶上他换工作,正是雪上加霜,苦逼得不行。我当时听了挺震惊的,感觉这么年轻聪明的小伙子,怎么会上当受骗呢,不过立马又想到自己以前也有被诈骗团伙骗得团团转的经历,也就苦笑一下释然了。

我那次受骗还是两年前左右的事,过程颇为曲折复杂,最后关头还是由于骗子提供的网站漏洞百出被我这个专业人士识破,所幸没有遭受经济损失,不过精神上还是被欺骗得很惨,算得上一次刻骨铭心的教训。我这里想讲的,是一周前发生的事,关于我如何被淘宝卖家套路的故事。

当时公司团队在广州做项目,急需购买一个支持Wi-Fi协议的热敏打印机,于是在淘宝上找到一家供应商,在深圳本地,但是需要从广州发货。我跟卖家沟通说明了情况,比较紧急希望能上门取件或是帮我们送到广州办公地点。发货时间这点达成一致后,卖家查了下库存,发现我要的这一款打印机的Wi-Fi版本没有现货了,所以就买不成喽。

正当我郁闷的时候,卖家客服又给我消息了,说另外一款打印机,Wi-Fi版本的库存里面还有一个现货,唯一的一个了,我于是乎喜出望外,赶紧下单付款火速完成购买,坐等他们的员工帮忙把东西送上门。

后面我催她们快点发货的时候,她说不着急,先让公司的工程师帮我检验一下设备是否正常。我当时听了心里还挺感动的,心想这个客服妹子还挺细心挺为客户着想的嘛,我现在这么着急用,如果拿到货才发现是坏的不能用,那岂不是耽误了时间亏大了。

然后过了一个小时后,她打来电话说非常抱歉,工程师检查的时候发现设备是坏的,不能用,仓库只有这一个了,现在只能从上海原厂那边调货过来,需要三天后才能到货……当时那情况,也确实不能怪她,钱也已经给过了,没办法了只好等上海的货吧。

后来我细想了一下,才发现有点不对劲。他们作为代理商,没道理会拆开包装做质量合格性的检测,这一般都是原厂做好了帖了检验合格标志再出厂的。再者淘宝用户买东西还是很讲究的,若是收到的东西不是全新的,是拆过包装的,那肯定不依不饶给差评。

所以我猜事实就是,她们从头到尾就根本没有Wi-Fi版本的现货,中间编了一段故事而已,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不仅给钱了,还打心里挺感谢卖家的,相当高明。

所以被骗跟你聪明不聪明没有关系,套路太多了,要想避免,只有想办法不让自己成为目标。所以建议大家在生活中或是网上,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资料与隐私信息。

4

说到公司团队在广州的项目,也有些耐人寻味的地方。情况是这样的,某银行广州研发中心在做一个前沿的试点项目,集结了国内相关的高端厂家十几家,一起做联合开发。每家公司用自己的产品做解决方案来呈现,最后银行方面会从中考评挑选,只有三家会胜出进入采购环节,其它落选公司就相当于白白付出。

明知胜算概率较小,还是有很多公司为此趋之若鹜,不计时间成本,进行了长达半年的研发成本。其实讲起来,有点像招标竞标的味道。

这个事情非常像心理学中的两个概念,赌徒谬误和赢家的诅咒。

所有公司都是抱着赌徒的心态来做这个项目,由于赢家的诅咒这个效应,使得即使到最后胜出的公司,由于所付出的代价过于高昂,也是一定意义上的输家。

就像拍卖会这一典型的场景一样,拍卖的赢家大多是事实上的输家。所以巴菲特才建议大家:“千万不要参与拍卖。”

我当年在上上家公司做社交的时候,参与了一款社交游戏的开发,游戏叫『魔抢』。游戏玩法是这样的,我们向外界引入商家做赞助,比如赞助了一个iTouch,放到网站上面,让所有用户去给出一个定价,并规定,所有网友凡是给出的价格是唯一的,而且是唯一价格当中最小的,那么奖品就归他了。你可以重复出价,并且能实时看到自己出的价格是不是跟别人的重了,如果重了就会被划掉,视为无效。当整个游戏结束后,没被划掉的最小价格出价者,就免费赢得奖品。

还有去年听说非常火爆的一元夺宝的电商游戏,他们都有个共同点,就是游戏规则制定方,无论怎样,都是稳赚不赔,利用的就是网民们以小博大的投机心态。

对于我来说,不一样的就是以前我站在规则制定者那边,现在却成了被规则玩弄的一员。顺便说下,『魔抢』的这家公司在16年12月,居然在纳斯达克上市了,得到消息的我当时也是无比震惊的。

5

跟大家聊聊人工智能这个话题,可能是身处这个行业的缘故,经常有意无意地卷入到一些纷争当中。

比如说有很多吃瓜群众,非常担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会导致社会的大范围失业,比如说自动驾驶的普及。我觉得会导致失业,但更多的是职业的转换,从一种职业切换到另一种新创造出来的职业。

社会有它自己强大的适应及进化能力,我们无需杞人忧天。如果站在未来很多年后回过头来回顾科技的发展,就会更多地看到合理性及必然性。就好像我们现在讨论当年织布机的发明普及时,肯定让一大批手工织布机和工人被淘汰掉,不过现在过去了这么多年,不是也没啥么?反而社会更加进步和高效。

再讲技术方面,现在有很多言论家鼓吹人工智能算法是何其的牛逼,并且拿出名噪一时的Alpha Go下围棋这件事情做为明证,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说,人类的智力很快就会被机器赶上,我们人类岌岌可危了。

这些言论家就包括罗振宇,他本质上还是个商人,把知识,从别人嘴里听来的知识说出来当成商品卖,没啥节操。

我觉得这种耸人听闻的说法简直可笑至极,人工智能算法跟我们大脑相比,还差十万八千里,100年内不可能超越。

以机器学习算法中神经网络训练图像识别为例子。现在我们想要机器去识别一张猫的图片,是怎么做的呢,设计一个神经网络的算法,然后动用几百号人,花一两个月,把网络上所有图片打上标签,哪些图片里面有猫,哪些图片里面没有猫。然后把所有标注好的图片喂给我们的算法,花大价钱买昂贵的GPU设备进行计算,算了几天时间后,得出了一个还算满意的模型。

于是你现在用手机新拍一张猫咪的图片,让算法来判断,它就可以很快并准确地告诉你这图片是不是猫,效果跟人类相媲美。

但是我们人类是怎么判断的呢,你教一个没见过猫的小孩子去认识猫,只需要抓一只猫,活的,给他看一眼,然后下次,他就能分清楚了。就这么简单,不需要花那么多人去整理猫的照片,花那么多钱的设备以及时间。

所有的程序核心都可以分成两大部分,算法部分和数据部分。同样的功能,算法越牛逼,所需要的数据就越少,教小孩认识猫就是这种情况。反过来,算法越弱智的,所需要的数据就越多,教机器认识猫就属于这种情况。

神经网络算法其实是一种非常弱智的算法,算法里面的很多隐层和各种参数,连发明他的科学家都不知道原理是什么。

我们大脑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数量非常庞大的神经元,依靠生物电信号进行计算的,本质上可以说算是一种量子计算机。量子这个可怕的东西我上面也讲过了,我们不要指望依赖它来计算,从而创造出一种比它还牛逼的东西,就好像你不可能自己抓住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拽离地面。

6

最近看了一本感触颇深的书,叫《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书中探讨了生命时间和态度的问题,生命时间越短,视野聚焦范围越小。

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当你年轻、身体健康的时候,你相信自己会长生不老,从不担心失去自己的任何能力,周围的一切都在提示你:一切皆有可能。你愿意延迟享受,比方说,花几年的时间,为更明媚的未来获取技能和资源,你努力吸收更多的知识和更大的信息流,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和关系网,而不是和妈妈黏在一起。

当未来以几十年来计算的时候,对人类而言这几乎就等于永远,你最想要的是马斯洛金字塔顶端的那些东西:成就、创造力、及自我实现的那些特质。但随着你的视野收缩,当你开始觉得未来是有限的、不确定的时候,你的关注点开始转向此时此地,放在了日常生活的愉悦和最亲近的人身上。

于是有一句话说,把每天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来过。

有些事情,假如我们一开始就知道结局,我们还会像如今这样做吗?

假如你知道你和爸爸一年见一次就只能持续十次了,你上次过年回家还会那样到处逛街串门疯玩吗?

假如我们知道在街上遇到的陌生人,都是这辈子最后一次也是唯的一次碰面,我们对待他们的态度还是这样冷漠和刻薄吗?

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大概是1.5亿公里,从太阳表面出发的光线,通过太空到达地球需要8分钟20秒的时间。

就是说如果有一天太阳消失了,我们也要等到8分20秒后才能知道。到那时,我们整体将迎来灭亡。这漫长的8分钟将会是我们所有人一生中最后的时光,想想看,到那时你会用这点时间做些什么呢?

假如你是一名科学家,发现太阳已经消失了,那么你要不要把这个消息通知给全世界?是让大家对此无知的死去,还是让大家预知自己的生命大限,并规划自己的最后8分钟?

可以确定的是,从那时刻起,我们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了,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这8分20秒会是人类历史以来最美好的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