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声健:别以爱为名义主宰孩子的人生

(博主)前前言:今天在搜索我的一篇博文的时候,无意找到了这文章。先介绍一下吧,文章出自于我大学室友郭曲的父亲郭声健老师。郭曲在大学时跟我睡一同侧,以前晚上我经常把头伸过去吓他(我头很小,恰好能穿过床栏的空隙)。好基友郭曲正在伯克利苦逼地学习,前两天还向我炫耀那门门都是A的成绩。。。再过两个月,他们放假,期待回国后我们在郑州的相聚。

前言:在郭声健老师的QQ空间读到他的《新年第一喜》:“武汉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郭曲同学,今天终于收到了伯克利音乐学院招办主任提前告知被录取的邮件,理想的学校向他敞开了大门,音乐的求学梦想终于实现。有志者事竟成,功夫不负有心人,工科毕业大跨度地选择音乐专业重读本科,并先后被好莱坞的MI、波士顿的伯克利相中,这可是美国的两所知名现代音乐学院。真的是一切皆有可能,志有多高天就有多高,心有多远路就有多远。还有一条值得总结的经验,为孩子取名也很关键。现在看来,郭曲这名字就取得很有远见。祝贺郭曲!”郭老师在这则消息后面附了一篇背景材料《别以爱为名义主宰孩子的人生》,值得我们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深思。特转载分享。(陈文娟)

别以爱为名义主宰孩子的人生(郭声健)

(原载《中国教育报》2010年3月18日)

原以为孩子上了大学,父母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松弛下来,其实并非如此。面对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孩子毕业后应该去干什么、又能够去干什么,最喜欢干什么、又最适合干什么,这些个问题对于父母来说,实际上比高考更为复杂也更加令人茫然。经过若干次的模考后,父母对孩子的考试优势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但对于孩子未来的职业优势却可能一无所知,因为,我们很少甚至根本就不曾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或许在绝大多数父母的心目中,孩子选择了什么专业,就理所当然地该从事什么职业。然而,事情并非这样简单,在我国现行的高考体制背景下,孩子们当下的考试优势并非就能一定转化为其未来的职业优势,而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在埋头备考的同时,根本就来不及抬头眺望未来,进而思考着孩子职业生涯的“优势轨道”到底应该伸向何方。

高二时,我的孩子曾与我谈过报考音乐专业的想法,但被我果断否决。我的理由听起来很充分:一个没有经过音乐专业训练的人怎么可能仅凭自己的兴趣爱好而考上一流的音乐学院?一个完全有可能考上清华大学的优秀理科生又怎么能够为了满足一时的兴趣而屈就于一般的音乐院系?虽然他后来因为考试发生了某些意外而没能如愿上得第一志愿的清华,但最终能够考上第二志愿的武大,也足以让我感到我们当初的决定是正确无误的,更何况所学的专业是学科排名和就业率都在全国名列前茅的测绘工程,孩子的未来似乎就此不再需要我们操心了。然而,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孩子进入大学之后,参加歌手比赛、组建乐队并演出、在音乐工作室拜师学艺和尝试音乐创作与制作,真是忙得不亦乐乎,显然他的心思和精力根本就没有放在自己的专业上面。于是,我们又开始担心了:孩子会不会因为爱好音乐而放弃测绘?在随后的多次交流中,他虽然并没有明确提出要放弃现在的专业,但却给了我们许多的暗示甚至明示,他这辈子是绝不会放弃音乐的!直到这个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才第一次开始设身处地地想像着像我孩子这样一个性格活泼开朗、灵气帅气十足的阳光男孩,扛着精密而笨重的测绘仪器奔走于建筑工地的情形,这份职业适合他吗?这份职业是他所需要和期待的吗?在深入而坦诚的沟通之后,我们彼此退让一步并达成了这样的意向:申请一个有音乐学院的综合性大学,出国读研究生,这意味着既不放弃现有专业,同时又保留了未来转学音乐专业的可能。问题似乎就此得到了解决,然而这样的一种临时性妥协并未持续多长的时间,三年一期的时候,孩子带着他自己作词作曲演唱和制作的两个作品,回家正式通报了自己的最终决定,准备申请出国学音乐,从头再来,从本科开始。说实话,如果没有此前的交流而使自己有所心理准备,如果没有听到他的作品而对他的音乐潜能有了新的认识,要想让我们同意他这种有些让人不可思议和意外无比的决定,那是不敢想象的。可事实是,我们不仅平静地接受了孩子的决定,而且还毫不犹豫地表达了我们对他的充分理解和强有力的支持。因为,我们似乎突然意识到,其实我们根本就不了解孩子,父母坚信不疑的事情不一定就是正确的事情,父母代替孩子做出的决定不一定就是合适的决定,最了解孩子的还是孩子他自己,孩子的未来必须由他自己去主宰。孩子现在的专业兴趣或许就是他未来的职业优势,孩子有某个方面的兴趣,那是他的幸运和财富,那是他人生幸福的基石,那也是父母对孩子未来的信心源泉。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孩子兴趣和选择。

在西方发达国家,选择专业、换专业甚至转院系与学校,都是孩子自作主张的事,父母很少干预,这或许是他们的高等教育更容易培养出拔尖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李开复1972年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最开始学习的是“政治科学”专业,然而,两年的学习才让他知道自己的兴趣并非在政治方面,枯燥的学习经常令他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学习成绩也不尽如人意。但与此同时,他发现自己在选修的计算机课程方面则有着惊人的天赋,往往是别人还在苦思冥想如何写出程序时,他早就把程序写完而无所事事。后来,他像发疯似地爱上了这门学科。因此,在大学二年级时,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转系。这意味着他将从一个全美排名第3的专业转到一个毫无名气可言的专业。但是,他并没有顾及这些外在的因素,而是听从了内心的召唤,毅然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就是这个决定,改写了他人生的轨迹,收获了现在的辉煌。我在美国访学时也听一位华人朋友说过这样一件事情:他朋友的孩子从本科到博士第一年,一直读的是生命科学,但到博士第二年的时候,她决定改学教育学,理由是直到这时她才真正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根本就不在实验室,而是在教室,她要从事教育工作。其实,像这种似乎只有在国外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国内也偶尔有过发生,前不久我就听到一个让我为之一振的例子,这个例子使得我为我们支持孩子重新选择专业的行为而不再感到孤立无援。有一位音乐家的孩子,一直读的是理科,而且成绩很不错,也考上了研究生,但在读了一年研究生之后,毅然决定放弃原来的专业,重新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本科的导演专业,如今,从新专业毕业的他已经走上了电影导演之路并表现出了出类拔萃的专业素养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勿庸讳言,在我国,高考的专业选择带有相当的盲目性,学生甚至根本就没有机会去了解自己的优势潜能是什么,也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自己的兴趣何在,更不用说对未来的职业有何种憧憬,父母就已经凭考试成绩给做主了。然而,好的考试成绩并不等同于未来的职业优势,也并不意味着就是孩子的兴趣所在,它可以作为为孩子选择专业的参考条件之一,但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只有在上了大学之后,孩子才真正有了选择的空间和思考的时间,而此时,不管孩子对已经选择的专业是多么地没有兴趣甚至是多么地讨厌,他们都必须是无条件地坚持和忍受,假若稍有动摇,甚或产生专业上的非份之想,就辜负了老师特别是父母亲人的殷切期望,负罪感油然而生。正是这样的一种社会文化背景和道德观念,使得不少孩子在上了大学之后反而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没有了奋斗的目标,于是便浑浑噩噩地混个毕业,然后再身不由己地“被就业”。

我要感谢我的孩子,是他的“再择业”行为促使我反思自己究竟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家长。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习惯于以爱的名义,替孩子选择和设计着他的未来人生之路,让孩子无条件地承受和服从父母的意志,我们以为一切都是在替孩子着想,其实根本就没有真正替孩子想着,也根本就不想倾听孩子自己的声音。我们习惯于从自身经验出发,或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就如我,以一名音乐教育研究者的身份始终坚守着这样的信条,即让音乐作为一门业余爱好去陪伴孩子的人生,让他的生活充满着快乐,可就是不曾想过,当孩子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都丧失兴趣和信心的时候,业余的音乐爱好又有何用?又怎么可能让他的生活充满快乐和幸福?我们习惯于关注职业而忽视人,更多看到的是职业的前景,却很少关注它是否适合孩子,下意识里认定孩子应该无条件迎合好职业,然而,职业的好坏因人而异,职业本身并无绝对的好与不好,适合孩子的职业就是好职业。我们还习惯于盲从,不敢做一个特立独行的父母,整个社会都是这样,父母们都在忙着为孩子铺就未来之路,为孩子掌舵和主张,我们又怎么能把父母这份应尽的责任推卸掉。上面所述的四个“习惯于”,恐怕是我们大多数家长的通病和误区,或许,正是这些个传统的习惯,在一点点地埋没和泯灭着孩子们未来的职业优势。

不要因为自己的犯错而埋没和泯灭了孩子的未来职业优势,这只是对父母的底线要求;发现并塑造孩子的优势,才是父母对孩子所应该肩负的基本职责。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以信任,对孩子有信心,让孩子从我们那紧紧的怀抱中获得解放,让他们用自己的双脚去勇敢地探寻未来的路向。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够积淀起职业优势,才能够主宰自己的未来。